蔣艮(1851一1910年)字仲仁,又號后山,商城伏山鄉(xiāng)人。其有“神童”之稱,12歲即能作“擘窠書”(大字)習帖,攻詩文詞,寫作甚美。同治十二年(1873年)鄉(xiāng)試中舉。光緒六年(1880年)為進士,選庶吉士,授翰林院編修。光緒十年(1884年)入直書上房,為皇族子弟溥倫、溥侗之師。欽賜紗制宮燈一對,上鑲“圣旨”書“上書房行走蔣艮大人”,歷任武英殿協修、纂修,國史館協修學習。管鑲白旗、正白旗官學,任內,每年節(jié)約千余金歸庫。
為京官時,正值慈禧聽政,太監(jiān)李連英擅權。曾上疏千余言劾李,語甚切真,權臣作梗,留中不報。光緒十三年(1887年),光緒生父醇親王重病,慈禧不允光緒探病。艮以人子之義上書慈禧和光緒帝,伏請親省,稱說:“皇太后皇上以孝治天下,必使天下之為人后者,先愛其本生父母而后推其愛。”又疏劾河督成孚,誤工殃民,致河決鄭州,并請籌款賑災。清政府采其議,列京察一等。某年回鄉(xiāng)省親,取道武漢,一路不讓地方官迎送。途經麻城,宿一旅店,遇縣令硬讓店主騰出所有房間為他客用,蔣艮得知后便說:“我們換個地方把?!彪S人不服,掛出“上書房行走蔣艮大人”的宮燈??h令聞訊大驚,急急趕來跪伏于門外,乞求寬恕,蔣艮卻親自出門來,平和地說:“你回去辦事吧?!?/FONT>
他疾邪憐貧,力主教育,修祠墓,纂宗譜,還以堪輿為趣。一同窗好友求其為子點秀才,未能如愿。便生氣的說:“仲仁不仁,后山不厚”蔣艮聞知揮筆作詩“鶴云霄中星斗寒,讀書容易做官難,齊家治國平天下,一耕二讀振中原?!濒抻脷v年薪俸節(jié)余銀兩,買200石置“義莊”,作為教育基金。創(chuàng)辦了育嬰堂、勸學所、商城高等小學堂(實驗小學前身),被推為學堂第一任校董和商城教育總董。艮精工書法,有晉唐之風,名噪豫南。閑暇則書寫對聯條幅,送故舊和貧窮人家。受者有的變賣以度年關,有的珍藏至今。晚年居里,街巷逢遇賣柴、擔糞等舊識,便與之傾談,謙和下處。宣統二年(1910年)正月十八日病逝。享年59歲。葬蘇仙石鄉(xiāng)看旗山南麓。